記者 于延琴 通訊員 姜德軍 湯姍姍
安康又下雨了,在前一輪9月6日大暴雨的第10天。
全市公路系統(tǒng)人員再次進入戰(zhàn)時狀態(tài),奔赴公路一線,抗洪搶險保暢通。而上幾輪大暴雨造成的水毀公路剛剛于9月8日19時,全部搶通恢復通行。
8月份以來,受6輪持續(xù)強降雨的影響,全市境內發(fā)生了歷史罕見、全流域、超標準的特大洪災,造成5條國道、2條省道受災嚴重,1123千米干線公路出現多處泥石流、水毀塌方、路基垮塌、路面積水等災害,初步預算經濟損失達2.1億元。
雖然國道干線公路遭受嚴重損毀,交通多次中斷,但安康公路管理局全力踐行“安康創(chuàng)優(yōu)精神”,敢于吃苦、勇挑重擔、奮勇爭先,以頑強的作風和高效的戰(zhàn)斗經受住了抗洪搶險保安全的嚴峻考驗,沒有發(fā)生一起安全事故,并在最短的時間里迅速搶通交通,創(chuàng)造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!
1123千米干線公路嚴重損毀,直接經濟損失達2億元
全市這場超標準連續(xù)疊加的特大洪災,從8月19日開始。
最先受到沖擊的是寧陜縣。8月22日凌晨,集中強降雨致使寧陜縣境內G210線城關鎮(zhèn)旬陽壩村發(fā)生嚴重水毀,長70米、高10米的路基全毀;城關鎮(zhèn)米家坪村長50米、高12米的路基半幅沖毀;沿線塌方、泥石流達32處16500余立方米,道路多處中斷。
江河暴漲、村莊被淹、交通中斷……受災的群眾尚未完全擺脫困境,8月28日至9月1日又降暴雨,鎮(zhèn)坪、嵐皋縣遭遇特大山洪“洗劫”,變得滿目瘡痍。其中,最為嚴重的鎮(zhèn)坪縣,路基沖毀、路基缺口、空洞14處,長約746米,交通中斷4處;塌方、泥石流共計90處,交通中斷8處,約12605立方米,官方通報稱為“50年一遇特大洪災”。
9月3日,多日不見的太陽從云中灑向大地。本以為就此風和日麗,9月4日,暴雨再次驟降,紫陽縣遭受重創(chuàng)。
從9月4日6時至6日9時,紫陽縣境內普降大到暴雨,全縣23個監(jiān)測站點累計降雨量突破100毫米,其中15個站點突破200毫米,紫陽公路段養(yǎng)管的S310線多處道路交通中斷。
與此同時,其他干線公路水毀災害同樣嚴重,告急消息不斷傳出:
旬陽公路段管養(yǎng)的G211線旬小路塌方1510立方米/14次,半幅通行2處,交通中斷2處,G211線安旬路塌方3005立方米/36處,交通中斷1處,半幅通行7處;
嵐皋公路段管養(yǎng)的G211線香河橋至聯坪村路段塌方12385立方米/42處、泥石流2280立方米/4處,G541線K211+200路基坍塌320米;
……
據介紹,此次強降雨共造成全市境內5條國道、2條省道、1123千米干線公路水毀塌方13.6萬立方米/1530處、泥石流2.3萬立方米/128處,路基沖毀16處(全毀4處,半毀12處),造成較大路基沉陷9處,直接經濟損失初估達2.1億元。
第一時間搶通“生命線”,搶通中斷道路950余次
大災如同大考。面對如此嚴峻的抗洪搶險救災形式,全市干線公路系統(tǒng)是如何做到“第一時間迅速搶通‘生命線’”,且沒有發(fā)生一起安全事故的?
安康公路管理局局長崔世富直言,這是市委、市政府有力指揮,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沖在一線,以及科學搶修的一次生動展示。
“雨聲就是戰(zhàn)鼓、災情就是命令,保暢就是責任、搶險就是打仗!”崔世富說,我市干線公路嚴重水毀災情發(fā)生后,“在省廳省局、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的堅強領導和科學指導下,我局以黨建為抓手,全員進入實戰(zhàn)狀態(tài),快速反應、迅速行動,全力打贏應急搶險保暢硬仗!”
在洪災面前,安康公路管理局堅持防汛搶險“一盤棋”,第一時間啟動汛期水毀保通應急預案,科學調配搶險力量,水毀搶險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迅速成立,分管領導分工負責,層層壓實責任,將任務細化落實到每一個人、每一條路。局屬各單位迅速出擊,一支支公路搶險突擊隊集結出發(fā),一批批防汛物資、機械和工具緊急調度,精兵強將全部緊急奔赴搶險救災一線。一場以搶修水毀、保障災區(qū)群眾“生命線”暢通的戰(zhàn)役打響了!
險情在哪里,黨員干部就在哪里。在黨旗引領下,黨員干部充分發(fā)揚公路人“愿灑滿腔血,甘當鋪路石”的行業(yè)精神,用辛勤和汗水詮釋使命和初心。
8月31日,崔世富先后深入到災情最嚴重的鎮(zhèn)坪、嵐皋路段查看,現場對搶通工作進行研究部署。9月5日,崔世富又帶著局紀委書記袁朝慶,冒雨趕往紫陽縣向陽鎮(zhèn)懸鼓村、芭蕉村和高灘鎮(zhèn)牌樓村、麻柳鎮(zhèn)趙溪村,現場指導S310漁紫路線搶險搶通工作。
袁朝慶告訴記者,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和嚴重的水毀災情,全系統(tǒng)干部發(fā)揚連續(xù)作戰(zhàn)的頑強作風,弘揚特別能奉獻、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(zhàn)斗、特別能攻堅的抗洪搶險精神,堅持安全搶險、協同搶險、科學搶險、及時搶險,沒有周末、沒有節(jié)假日,全力確保國省干線公路救災“生命線”安全暢通,在防大汛、搶大險、救大災中展現公路行業(yè)的價值和作為。
靳義兵是鎮(zhèn)坪公路段的一名普通職工,也是一名黨員。8月29日的那場大雨,使他家3頭生豬被淹死,直接經濟損失1萬多元。面對自家損失,他強忍心痛,晚上抽空回去安撫了一下家人后,便又回到搶修現場。他說,國省道多處塌方、道路受阻,作為一名公路人,這個時候就應該沖在第一線、干在第一線,搶修道路,為群眾出行、搶險救災提供道路保障。
生命至上,人民至上。在這場戰(zhàn)役中,不僅領導干部帶頭,黨員干部身先士卒,一般員工也是全力以赴,甚至累倒在工作崗位上,再也沒有站起來。
9月3日,紫陽公路管理段公路股股長余培根,因長年奔赴在公路上,積勞成疾,再加上此次連續(xù)作戰(zhàn),倒在了抗洪搶險第一線,生命之鐘永遠停擺在48歲。
面對接踵而至的險情,各縣區(qū)公路段迅速出動,在各條保通戰(zhàn)線上,不辭勞苦,連續(xù)作戰(zhàn),風雨無阻,清塌方、除落石、疏導交通……哪里有險情,哪里就有橘紅色的身影,與塌方、泥石流展開奪路戰(zhàn),用實際行動消除群眾的焦慮與煩憂。
9月3日22時05分,G211線旬陽市趙灣鎮(zhèn)秋樹坪路段發(fā)生800余立方米塌方致使交通中斷。9月4日上午7時40分,一家長因著急送孩子去上學,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自駛入管制路段,行至塌方路段無法通行后又原路返回,途中再次遇到塌方被困,進退兩難,
旬陽公路段副段長趙輝介紹,接到求救電話后,他們迅速會同交警部門實地勘察路況、研判處置方案。一邊與求助群眾保持電話聯系,耐心安撫,叮囑注意安全;另一方面迅速調集人員、機械組織搶險救援。經過9個多小時的奮戰(zhàn),通往小河方向的塌方路段恢復半幅通行,營救完成。被救群眾連聲感謝:“幸虧有你們,我們才安全,孩子也才能當晚趕到學校報道!”
截至目前,累計投入防汛搶險人員7230人次、機械設備2285臺(輛),清理公路塌方、泥石流19.5萬立方米,投入防汛物資8500余件(套),搶通中斷道路950余次,轄區(qū)水毀公路全部完成搶通任務。
全面提升通行抗災避險和應急保障能力,依然任重道遠
在該局養(yǎng)護科科長趙峰看來,此次抗洪搶險保通暢成效顯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堅持“科學、安全、協同、及時搶險”,其中無人機助力“科學搶險”又是重中之重。
9月4日,因持續(xù)強降雨,紫陽縣境內的S310線高灘鎮(zhèn)牌樓村和S310線向陽鎮(zhèn)俞家?guī)r出現山體崩塌,塌方量分別達3萬余立方米和2000余立方米,導致6個鄉(xiāng)鎮(zhèn)交通中斷。
紫陽公路段段長王宗斌說,險情發(fā)生后,公路段高度重視,立即向市局匯報,會同研判。由于災害塌方量大且保持持續(xù)落石狀態(tài),最終采用無人機空中偵查,對災害損毀情況進行反復推演、測算,科學制定應急搶險方案,確保處置過程中不發(fā)生次生災害。最終,用了5天時間,打通了“生命線”。
據介紹,此輪強降雨該局共出動應急處置無人機360余架次,為安全搶險、精準搶險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“運用先進科技,加快安康公路管養(yǎng)現代化,全面提升通行抗災避險和應急保障能力!”袁朝慶說,我市地處秦嶺、巴山之間,漢江穿流而過,氣候特征是雨量充沛、降水集中、旱澇急轉,我市干線公路的布線特征是地質破碎、穿山越嶺、沿江沿河,孱弱的抗災能力加上多發(fā)的極端氣候,注定了我市干線公路水毀災害易發(fā)頻發(fā)。
今年4月份以來,全市境內多次發(fā)生50毫米以上強降雨,洪水突襲、水位暴漲,引發(fā)多起公路山體滑坡、塌方、泥石流等自然災害,路基、構造物、沿線設施損毀嚴重,災毀情況觸目驚心。
因此,無論是時代發(fā)展之勢,還是現實迫切所需,實現公路管養(yǎng)現代化是必由之路。
經過近幾年發(fā)展,全市干線公路系統(tǒng)始終堅持科學發(fā)展大局思想,不斷健全應急救援機制,加強應急搶險演練,確保工作職責明晰、政令暢通、程序規(guī)范、設備先進,以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為主,打造一支“管理科學、紀律嚴明、反應快速、專業(yè)高效”的公路應急鐵軍,為安康干線公路防災減災提供了強有力的應急保障。目前,已建有2個省級機械化應急搶險中心。
崔世富坦承,但離“全面現代化”顯然還有差距。有一個好消息是,我市正在積極申報建一個“國家區(qū)域性應急裝備物資儲備中心”,有望在“十四五”期間投入使用。該項目實施后,對推動提升安康干線公路管養(yǎng)現代化水平無疑是一個里程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