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管樁加固
科學排險
排險即是救災,時間就是生命。如何快速有效排除險情,是擺在各級領導面前的重要問題。
“對大家短期生活、長期生活,政府會和你們一起度過難關。”6月10日,安康市副市長何邦軍在江北小區(qū)看望已經撤離危險區(qū)域的受災群眾。他強調,要以人的生命安全為最高準則,確保在整個應急搶險、災害根治過程中,不發(fā)生一例人員傷亡事件。
6月10日晚7點,區(qū)政府副區(qū)長、廣景花園小區(qū)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總指揮蔣平召集市國土、住建、江北辦及省市區(qū)地質專家現場召開應急搶險會商會,研究確定了省地災專家提出的采用臨時穩(wěn)固鋼管梅花樁三排防護、分層卸載應急排險方案。
當晚,由陜西地質一隊負責,安康福興公司、漢濱區(qū)玉潔公司配合,組成應急排險施工組按照排險方案對滑塌體立即展開排險施工。晚9時,滑塌體頂部菜地清表覆蓋、生活污水及雨水導排管道鋪設完畢。
由于滑踏體處于光景花園小區(qū)外護坡,高低跨度達到五六十米,下部為江北小區(qū)居民樓,上部分層卸載渣土清運受到限制,進度比較緩慢,加之汛期天氣多變,隨時都有大面積滑踏的危險。
6月11日上午9時,指揮部再次召開會商辦公會,分析研究最新險情,經過專家組會商,確定了“滑塌體上部實施卸載分層減壓,梅花樁加固,滑塌體下緣采取沙袋堆積反壓抵抗”的排險方案,由工程施工組負責,全力加快應急排險作業(yè)。
在廣景花園滑坡體上部作業(yè)現場看到,挖掘機、渣土車往來穿梭,打樁機機聲轟鳴,工程組正在加緊實施分層卸載減壓作業(yè)。
在江北小學操場東邊與滑塌體連接處,大量沙袋在機械的輔助下一袋袋填進滑塌體下緣,壘成一道五層樓高的防護墻,為滑塌體上部作業(yè)提供了安全保障。
同時,為確保排險施工安全,陜西地礦第一地質隊、江北辦又在滑坡區(qū)域增設24小時滑坡位移監(jiān)測點16個,每小時上傳1次監(jiān)測數據,用科學準確的監(jiān)測數據,為分析險情和排險施工提供可靠依據。
6月12日,區(qū)委書記王孝成來到江北廣景花園地質災害點,實地查看排險作業(yè)、險情監(jiān)測及滑坡點周邊安全情況,再三叮囑指揮部要把群眾生命安全當做頭等大事,嚴格按照技術專家確定的排險方案科學搶險、科學施工,切實做好安全防范管控和排險工作,在險情未排除前,不遺余力確保實現零傷亡目標。
截止15日,經過應急搶險施工組24小時不間斷施工,滑踏體上部分層卸載共清除渣土7000方,累計加固梅花樁4000余延長米,下緣反壓堆積施工全部完成。據數據監(jiān)測顯示,險情基本得到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