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李倩 文/圖
“我母親實在來不了大廳,這可怎么辦?”6月18日上午,李琳珍女士在安康市政務服務大廳不動產(chǎn)登記窗口前急得直搓手。原來,其78歲母親因腿腳不便長期居住在距市區(qū)5公里的養(yǎng)老院,而房產(chǎn)過戶必須由產(chǎn)權人當面簽字。
“您別急,我們有上門服務!”幫辦專員于楊麗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,與同事張修鵬快速核對材料后,帶著全套材料驅車出發(fā)。路上,于楊麗還在反復演練:“老人家聽力不好,等會兒簽字時要把條款逐條解釋清楚。”這場特殊的“移動面簽”持續(xù)了2小時。“真沒想到你們能專門跑一趟!”李琳珍接過新鮮出爐的受理回執(zhí)時,聲音有些哽咽。據(jù)悉,這已是市政務大廳今年完成的第25次“適老上門服務”。
為行動不便的老人“上門辦”
走進安康市政務服務大廳,電子屏正滾動播放著“安康好人榜”,幾位等候辦事的群眾看得入神。隨處可見的孝義名言警句與“最多跑一次”標語遙相呼應。“孝義書屋”里《孝經(jīng)》等經(jīng)典讀物,讓干部、群眾隨時感受孝義文化熏陶。這個集電子宣教、經(jīng)典閱讀、便民服務于一體的沉浸式文化空間,正讓抽象的孝義精神變得可觸可感。
“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,建設具有民族特色、時代特征的孝親敬老文化。”在最新一期的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上,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、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任紅艷帶頭領學相關尊老敬老、愛老助老的暖心話語,與會干部認真做著筆記。翻開“三會一課”記錄本,可以看到“孝義文化”與《安康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》已成為固定學習專題,僅今年就已開展專題學習8場。
孝義窗口
常態(tài)化開展的“孝義文化進大廳”道德講堂上,干部們通過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主題討論,用主題朗誦、宣講等形式,分享服務群眾的暖心故事。“這些故事就發(fā)生在我們身邊。”活動結束后,新入職的范依銘在心得本上寫道:“原來‘把群眾當親人’不是標語,而是可以量化為‘代跑一次腿’的具體行動。”
為發(fā)揮典型引領作用,該局選樹“孝義之星”模范人物,如公安窗口潘梅薪火接力護民安、稅務窗口羅延林見義勇為顯擔當?shù)仁论E,通過設立“善行義舉榜”、開設微信公眾號專欄等手段得到廣泛宣傳,推動形成了“一個典型帶動一片”的示范效應。
在深化文化引領的同時,硬件提升同步推進。安康市政務服務中心聚焦老年群體辦事需求,在服務大廳核心區(qū)域精心規(guī)劃“長輩服務專區(qū)”,科學配置適老化座椅、助行輪椅、可調節(jié)助視器等專業(yè)設備,系統(tǒng)完善無障礙通道、無障礙衛(wèi)生間等基礎設施,實現(xiàn)從進門到出門全流程的無障礙覆蓋。該局同步推進黨建陣地升級工程,建成集人工講解、視頻展播于一體的新型黨建文化長廊,優(yōu)化黨員活動室的多功能服務屬性,形成“紅色引領、服務惠民”的特色服務模式,切實提升老年群體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適老化基礎設施方便特殊群體
更為堅實的基礎,是長效機制的不斷完善。安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先后印發(fā)了《孝義善舉培育工程實施方案》《關于推進“長輩”幫辦代辦服務的通知》,還將孝義行為納入干部考核,修訂績效考核辦法,印發(fā)《“三單一評三掛鉤”公務員平時考核辦法》《協(xié)管人員管理辦法》,樹立“講孝義、崇正義、尚忠義”的鮮明導向。
聚焦“一老一小”急難愁盼,該局建立了“綠色通道+五極五優(yōu)”服務機制,為特殊群體提供“優(yōu)先叫號、優(yōu)先辦理、陪同辦理”服務,有佩戴明確標識的幫辦代辦專員負責接待老年人,為其提供咨詢、引導、幫辦代辦等服務。還創(chuàng)新推出電子保函替代投標保證金等“小切口”改革,讓信用成為辦事“通行證”。
“現(xiàn)在幫老人代辦業(yè)務都會多問幾句需求。”窗口工作人員馬興宏說。如今的安康市政務服務中心,孝義精神已從墻上的標語,悄然流淌進每位干部的日常。在這里,傳統(tǒng)美德正在持續(xù)轉化為觸得到的服務溫度,“回音壁”上感謝錦旗載滿群眾認可。2024年以來,該局37名工作人員先后深入包聯(lián)社區(qū)、企業(yè),開展獨居老人、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志愿服務210余人次,收到錦旗60余面、表揚信300余封。
通過“宣傳教育、陣地建設、人本意識、典型培樹、建章立制”的五強化,促進“思想認識、文化內涵、服務水平、隊伍活力、管理質效”的五提升,安康市政務服務中心將孝義文化融入政務服務的全鏈條、全場景。
安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、局長馬寶劍表示,將持續(xù)深化“五強化五提升”工程,以文化賦能政務服務,推動孝義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政務有機融合,讓群眾在辦事過程中真切感受到傳統(tǒng)文化的時代溫度。